下一版 上一版
下一篇 2024-06-12
致富路上好风光

——太谷区以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晋中日报记者   郭   娟

   

东辉现代农业园区兴化垛田鱼稻共生系统。(晋中日报记者程婧摄)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并将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之一。

产业铺就“富民路”,奏响乡村振兴曲。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深入开展“百乡(村)示范、千村治理”行动。在聚焦“六大任务”之一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上,不仅坚持立足特色资源,加强科技兴农力度,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而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在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上狠下功夫,更好地把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夏木已成荫,农时从此忙。近日,记者走进太谷区实地采访,探访该区如何立足特色资源,在写好“土特产”文章的同时,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惠及农村、农民。——题记

连栋大棚,浇水、施肥实现智能化操作,农业种植尽显“科技范儿”;育苗基地,一排排种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工人搬苗、装车,一派繁忙;现代农业示范园,乡村旅游产品层出不穷,集合农业、文化、创意、旅游多元业态的新兴“农文旅”目的地,综合效益不断凸显……希望的田野上,一个个富民产业拔地而起,太谷区乡村振兴的新活力正在荡漾。

近年来,太谷区坚持把发展“特”“优”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建设,特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区“特”“优”农业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瓜果香,日子甜,撑起增收致富“幸福伞”

春夏交替,气温回升,正是大棚蔬菜生长旺盛、即将丰收的大好时节。5月14日,记者来到太谷区范村镇远近闻名的“蔬菜村”——闫村。设施蔬菜园区里,放眼望去,一座座果蔬大棚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银光,广袤的田野处处铺展着翠绿的希望。

棚内,一垄垄蔬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农民穿梭其中,忙得不亦乐乎,丰收的喜悦在这里弥漫开来。“这两年村里大棚发展得好,目前,建有拱棚800余座、面积2100余亩,基本达到了‘户均一棚、人均一亩’的规模。”闫村村委会主任成小五告诉记者,种植品种有西葫芦、西红柿、豆角、草莓、香瓜等,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在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也供不应求,一亩地年收入3.5万元。

从世代种玉米到近乎家家有大棚,从每亩地不到2000元的收入到3.5万元的跨越,闫村靠着设施农业搏出了新路。

早在1998年,村里就建设了日光温室,是太谷区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最早的村庄之一,在日光温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范村镇第一个省级拱棚园区。虽然设施蔬菜起步较早,但发展规模并不大。为此,村“两委”干部先后赴山东、河北等地考察,探索设施农业发展新路径。2019年,闫村抢抓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机遇,建设了200亩18栋连栋塑料拱棚,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每年有12万吨蔬菜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不止销量大涨,这里的设施农业也从单一的冬棚种植发展到了春提早、秋延后和冬棚种植三种模式,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供应。“在种植品种上,我们已从常规蔬菜拓展到果品栽植,为农户增收奠定了扎实基础。”成小五说,村里持续推进设施农业发展,让原本靠天吃饭的“低效田”变成了“致富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仅大棚种植户收入增长,还有效解决了周边地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许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近年来,太谷区把培育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来抓,不断开发新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尤其是将范村镇和任村乡的两万亩设施蔬菜生产片区打造成万亩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开展蔬菜产业链条完整、设施装备先进、园区产出高效、经营体系健全的高质量蔬菜发展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区有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52个,年蔬菜产量保持在40万吨左右,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果蔬种植、振兴乡村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农文旅”,深融合,打开乡村发展新空间

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阵地,更是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以文促旅、以旅兴农”,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太谷区依托自然资源、特色村落等资源优势,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构建了20公里农业科技示范廊带和40公里农业产业示范廊带,串联沿线22个景点,重点打造了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阳邑小镇等文旅融合新景点,落地了2个乡村e镇,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制造业、现代农业互联互通,形成了“农旅、文旅、商旅、康养、休养、静养”的旅游新业态。(下转第2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