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 上一版
下一篇 2024-06-01
乡村蝶变向美而行向新而兴

——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太谷)现场会侧记

晋中晚报记者   李   娟

风暖昼长,万物葱茂。初夏时节的金谷大地稻田青青、绿树掩映,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走乡道、进田园、看发展。5月28日,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在太谷区召开。市委书记常书铭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冯晓雷主持会议。市领导刘伟、赵成武、许利伟、张拥军、李哲、赵宏钟、韩文让参加。

当日上午,与会人员行走在太谷广袤的乡村田野上,实地观摩太谷区任村乡东卜村、范村镇范村及闫村、小白乡白燕村、阳邑乡阳邑村等5个村庄,在乡村蝶变中感受仓廪殷实的“丰”景、农村发展的盛景和产业振兴的前景,在互学互鉴中解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密码”,汇聚干群齐心、振兴乡村的合力。

目之所及、身之所往,好一幅产业旺、村和美、共奔富的乡村画卷——

青山环绕,碧水悠悠,走进任村乡东卜村田园东谷温泉康养小镇,宛如来到“桃花源”,人们在这里享美食、泡温泉、赏美景,好不乐哉。“村里从地下2000米打出了可泡可饮的温泉水,引进工商资本,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进行综合开发,初步形成了以温泉为主的多元三产融合综合体——田园东谷。”田园东谷温泉康养小镇负责人介绍,目前小镇以生态环境、温泉为“引爆点”,吸引了25户新居民入住,实现从“边远小村”到“宜居小镇”的蜕变。

荷兰玻璃温室、可移动膜结构日光温室、全自动水肥一体化生产作业……在范村镇东辉世佳农业科技园里,像这样“科技范儿”十足的智慧农业随处可见。与会人员置身于大棚内,感受着农业种植管理技术从农耕“经验”到“精确”把关的转变,体会着“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磅礴力量。

“闫村设施蔬菜发展超过2200亩,每年有12万吨蔬菜从地头走向全国各地市民的餐桌。目前,村里形成了拱棚建设、育苗、种植、销售一条龙服务链,全村蔬菜产值在8000万元以上。”在范村镇党委书记穆志斌的介绍中,与会人员参观了闫村设施蔬菜园区,切身感受着设施蔬菜产业的欣欣向荣。

“中国传统古村落”小白乡白燕村,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率先把“乐享积分坊”作为激发广大党员、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力抓手,以“小积分”撬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的举措,受到大家一致点赞。

立足“花小钱、办大事”,阳邑乡19个村级党组织与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院、部党支部互联共建,逐步形成了“科技兴村富农、农学深度融合、建设实操基地”的“院

村共建”新体系,同时推出“农文旅融合”精品路线,在振兴中焕发出崭新风貌,也给与会人员带来新的启示……

闫村文化广场。(晋中晚报记者程婧摄)

“既是一场乡村振兴的推进会,更是一场干部‘振心’的现场会。”与会人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一路想,看发展变化、听成功经验,“晾晒比拼”找差距,“比学赶超”促提升。

实地观摩结束后,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太谷)现场会召开。会上,与会人员集体观看山西卫视《奋晋者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市委书记访谈系列节目之晋中篇及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省、市暗访情况短片,直面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顺、寿阳、太谷、祁县、平遥等5个县(区)主要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副市长张拥军解读《晋中市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百乡千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市委、市政府现场给予太谷区和寿阳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百乡千村”治理行动500万元奖补资金。

(下转第2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