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第三中学 郝丽娟
【摘要】:“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是语文课程的最佳资源,它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也是深广的。我们语文教师要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突破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局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传统文化情感,进而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和深度,使学生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民族自信传统文化
岁月泼墨,缀下繁花,盛开的是中华5000年来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时序轮转,丹心永固,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然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初中生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却是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缺乏传统文化积淀,只能迅速地消化当代的一些快餐文化,精神上缺乏信仰和寄托,所以青少年能自觉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价值观,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让青少年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自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呢?正所谓“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以载道,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其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序推进,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一、立足课程标准,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价值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重视价值导向,突出中华优秀文化,强调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人,是语文教学应承担的任务。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课堂内外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联结与融合,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认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从语文课程内容出发,系统分析教材文本内容,找准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切入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文化自信。这是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
二、提高教师素养,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宽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用好传统文化这张王牌,以教师独具人文素养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我认为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首要的便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以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离不开书的滋养。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教书,才能更好地育人。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应大量阅读中华传统诗篇,使自己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其次,教师每教授一篇传统文章,必须先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然后深情投入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举手投足间感受到真正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点点滴滴的积累和潜移默化的渗透中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行为得以矫正,文化得以提高;再次,语文老师要积极利用校本课程,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增强民族意识,提升民族认同,承担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伟大使命。
三、立足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
正所谓“文以载道”,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教师要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给学生搭建一个走进传统文化的平台,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度,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真正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1.巧设文化课堂情境
语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缩景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辉。教师应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圣贤交流对话,感受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深邃的思想内涵,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常说的“知书达礼”和“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指传统文化的这种隐性德育功能。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有“大文化、大语文”的意识,就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或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渲染气氛;或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或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例如在讲《行路难》时,我引用国产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片段。此国产片将唐诗中蕴藏的古风古韵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此影片中走进传统文化、走进璀璨大唐,感受到李白虽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不肯放弃对理想和浪漫人生情怀的追求。课堂上创设情景,让学生读懂诗人一生,读懂传统文化的浪漫。可以化用电影所言“只要诗在,思考在,文化就一直都在”。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到古往今来,纵然理想和现实之间相隔三万里,无数人依然在寻得自恰的路上奋斗拼搏,依然在事业发展路上修炼智慧,无论挫折还是成功都充满“中国式浪漫”。
2.借助项目化学习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因此语文教材呈现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为了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传统文化的平台,以求加厚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拓展学生们的文化视野。
项目化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以情境性、整合性、实践性较强的方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了众多对传统文化的探求,如学习九年级《屈原》后,班里组织举行一场“走近屈原,感悟屈原”主题文化展,设置多个任务群:绘制屈原人生经历图——讲好屈原故事——品读屈原诗文——微剧本展演。此项目活动消弭古今的隔阂,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对中华文化经典学习不再畏惧,同时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3.深挖传统文化内涵
语文的大部分篇目都洋溢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关注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传统文化知识,采用多样方式,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跟着作者“走南闯北”,了解各地民俗风情,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我以“民俗与文化”为主题,鼓励学生做家乡民俗文化代言人。学生走进古街小巷,拍照采访,调查了解太谷的地域风情,并创作展现太谷特色文化的作品。可见,教师应挖掘教材文化内涵,借助具体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养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积累传统文化知识的良好习惯,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
4.品读传统文化意蕴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情并茂,词丰意美的作品,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古代仁人志士的生活情趣,闪耀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因此,当我们“走进”文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作个性化地解读和品味。
我在班里实行“每日经典诵读”。学生推荐自己喜欢诗篇,上台展示朗读并陈述推荐理由。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诵读和评价,体会到祖国语言的精妙博大,领略到字里行间产生的意境美,感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语文教材中出现了非常丰富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窥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引导学生们去发现人物身上的真善美。例如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人文主题“修身正己”,从不同角度呈现中华民族的美德:《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待人宽、律己严的君子之风;《驿路梨花》的善良朴实、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与公德之美;《陋室铭》和《爱莲说》高洁的志趣和道德追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让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使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丰富多彩,培养了同学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情感情与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境里漫步的过程,是任重而道远的。因此,教师应立足语文课堂,加强研究,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外活动,拉进学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为学生文化底蕴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
3.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
4.王君:《教育与幸福生活》,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