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太谷区人民政府代区 李 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太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三四五一”战略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区委“一二三四五”战略,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爬坡过坎中克难攻坚,在动能转换中蓄势勃发,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十三五”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圆满收官,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繁荣富饶、美丽幸福的新时代金太谷从蓝图走向现实。
五年来,我们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跨过百亿大关;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22.4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2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亿元,年均增速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8%;2020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830元和22265元,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9213元和701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三产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3:23:54;在全省年度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中稳居33个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县域前3名,连续五年获评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
五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农谷战略,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山西农谷孕育诞生、蓬勃发展,“一城三园五区”夯基立柱,“三年成势”目标基本完成,成功获批首批国家级农高区,“金字招牌”熠熠生辉。搭建“十大科创平台”,建设“五大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8个国字号项目落户农谷;山西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山西农谷农民培训中心、先正达现代农业科技园等一批标杆项目建成达效;巨鑫种苗、保森肉羊、番茄小镇等一批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华为大数据中心、农信互联猪联网、喜蓉智能工厂等一批数字平台投入运营。百名院士专家、高端人才投身农谷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2家,转化新品种、新技术208项。入选全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连续三届成功举办,省农博会会址永久落户。“谷城院”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成为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工业效益实现新跃升。累计培育“小升规”企业32户,规上工业企业增至69户,规上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全覆盖;成功申报23家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3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超过40%和30%。广誉远完成整体搬迁、上市公司迁址太谷,医药行业年产值达19亿元。玛钢行业连续三年实施提标整改,近400台燃煤炉窑完成清洁能源替代,49家企业获评B级,连续举办七届铸造产品展示交易会,胡村玛钢铸造园成为“山西省第二批特色产业集聚区”,去年行业税收1.8亿元、创历史新高。省级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复设立,连续三年获全省开发区考核优秀等次。
五年来,我们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10万亩,苗木保有量13万亩,干鲜果种植面积15万亩,畜产品综合产量15万吨,四大主导产业实现量质并举。专业合作社达到686家,规模以上示范园区84个,规模以上农业企业30家、龙头企业59家,农产品加工总值达50亿元,新型经营主体迅猛发展。农业综合机械率85%,土地托管面积扩展至10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上升至60%。“三品一标”认定面积3万亩,有机产品认证47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66%。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28户、户厕改造8000余户;17个垃圾转运站建成运行,市场化保洁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1458”工程,先后打造了白燕、沙子地、闫村等7个示范村,乡村振兴廊带展开壮美画卷,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深入人心。
五年来,我们顺利完成撤县设区,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晋中市太谷区成为崭新名片,全面纳入太原都市区规划,水秀撤乡并镇,城市框架拉大到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6%,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交通更便捷。太焦高铁太谷东站开通运营,晋中综合通道直达市城区,农谷路、园区连接线、108国道拓宽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支撑起“一环七横五纵”骨干路网架构,公路密度稳居全市第一。基础更完善。两座高架桥建成通车,两大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三处公园获评省级星级公园;建成保障性住房3072套、翻新道路230条、改造小街巷31万平方米;7个便民市场、43座城市公厕向公众开放;集中供热覆盖率97.2%,天然气普及率96%,城市污水处理率95%,城市综合承载力持续增强。管理更精细。扎实开展“拆违治乱提质”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行动和以“两下两进两拆两补三严禁”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创新“五部联勤”管理模式,拆除违建乱建2374处、整治广告牌匾8444块、提质立面27.7万平方米,新增车位1.8万余个、管线下地64公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我们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彰显新魅力。紧抓晋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构建“古城大院、健康养生、文化产业、乡村旅游”四大板块。开展古城保护性修复,完成鼓楼抢救保护工程;孟母文化养生健康城、山西省文化产业园开门迎客,乐华城温泉乐园主体完工;打通40公里南山旅游公路,美宝山庄、润月山庄、阳邑小镇、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成为国家3A级景区;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孟母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声名远播、蜚声中外。“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接待游客27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2亿元。
五年来,我们聚焦聚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完成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任务。擦亮蓝天。坚持“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清洁取暖累计改造46276户,PM2.5、PM10等六项主要指标同比全面好转,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增至215天,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呵护碧水。一污、二污完成提标改造,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乌马河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成功退出劣Ⅴ类。守护净土。深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固废集中排查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86%。同时,我们狠抓造林绿化,五年来累计完成造林4.65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3%;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到56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升至43.6%;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市场主体释放新潜力。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任务,大力实施“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完成供销社“三位一体”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深化“河长制”改革,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经验示范全省,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引领全市;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压减时限率达71.9%;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税收9.87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82亿元、106亿元,在册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8521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五年来,我们尽心竭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有了新进步。全区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0.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5%左右。脱贫攻坚决战完胜。1605户3308名易地搬迁贫困群众乔迁新居,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4824户9116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认真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全民医保接近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补齐公共服务短板。74所学校完成改扩建,2所乡镇卫生院、28所村卫生室投入使用;101个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运行,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88张;获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县,“四馆一站一屋”免费开放;《晋中市太谷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省人大批准施行,太谷饼制作技艺入列国家非遗项目,全区非遗保护项目达到136项。努力打造平安太谷。构建“一心三防”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2人;扎实开展“三零”单位创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太谷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五年来,我们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政府建设展现新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细落实市委四个“二十五条”、区委四个“三十二条”。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20件、政协提案602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拓展“13710”工作制度,政府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
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方位构筑起严防严控、群防群控、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铜墙铁壁”。3位援鄂勇士闻令而动、舍生忘死,19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2000多名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履职担当,22个临时党支部堡垒在一线筑起、8672名党员干部日夜奋战,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累计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成为最亮丽、最动人、最温暖的颜色。全区32万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拿出了“双零”战果,交出了优秀答卷,彰显了筑牢“一道墙”的太谷担当,凝聚起同心“一盘棋”的太谷力量,展现出拼搏“一股劲”的太谷精神。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坚决守住了疫情不反弹的底线,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断巩固,确保了“十三五”胜利收官。
此外,残疾人、共青团、红十字、妇女儿童等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退役军人事务、民族宗教、国防动员、防震减灾、外事、侨务、港澳台、工商联、工会、审计、人防、广电、气象、档案、双拥、地方志等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凝心聚力、拼搏实干的五年,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五年,是精彩纷呈、硕果累累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经验弥足珍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生动实践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群策群力的结果,也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干部,向驻地部队、武警官兵以及中央、省市驻区单位,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基层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太谷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重大项目不多,产业转型不快、企业竞争力不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城市管理能力亟待提升,基础设施短板还需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增强;政府治理水平、干部能力作风与上级要求、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努力改进,切实履行职责,不负人民期待。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太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五年,是推进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重要五年,是乘势而上实现转型崛起的黄金五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金光大道。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密集部署、交汇实施,纳入太原都市区、撤县设区、获批晋中国家农高区等历史性机遇垂青太谷、叠加放大,为我们未来发展开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全区上下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咬定转型不动摇,聚焦创新不散光,深化改革不惧难,追赶超越不懈怠,开拓进取、应对挑战,趋利避害、接续奋斗,率先蹚出一条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太谷路径。
各位代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太谷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共晋中市太谷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区政府编制了《晋中市太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查。
(下转第4版)